1.中国古代书籍统分为四大类,故称。晋荀勖将群书分为四部六艺﹑小学为甲部;诸子﹑兵书﹑术数为乙部;历史记载和杂着为丙部;诗赋﹑图赞﹑《汲冢书》为丁部。东晋李充加以调整,以五经为甲部,历史记载为乙部,诸子为丙部,诗赋为丁部。隋唐以后沿用此种分法,称为经﹑史﹑子﹑集◇亦用以泛指群书。
中国 古代书籍统分为四大类,故称。
晋 荀勗 将群书分为四部:六艺、小学为甲部;诸子、兵书、术数为乙部;历史记载和杂著为丙部;诗赋、图赞、《汲冢书》为丁部。 东晋 李充 加以调整,以五经为甲部,历史记载为乙部,诸子为丙部,诗赋为丁部。 隋 唐 以后沿用此种分法,称为经、史、子、集。后亦用以泛指群书。 宋 刘敞 《六月二十六日雨阁昼寝》诗:“食有万钱膳,架多四部书。”参阅《隋书·经籍志一》。
中国古代书籍统分为四大类,故称。晋荀勖将群书分为四部六艺﹑小学为甲部;诸子﹑兵书﹑术数为乙部;历史记载和杂着为丙部;诗赋﹑图赞﹑《汲冢书》为丁部。东晋李充加以调整,以五经为甲部,历史记载为乙部,诸子为丙部,诗赋为丁部。隋唐以后沿用此种分法,称为经﹑史﹑子﹑集◇亦用以泛指群书。
1.三加一后所得的数目。见〖数字〗。
2.姓。
3.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,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的“”。见〖工尺〗。
1.部分;部位:内~。上~。胸~。局~。
2.中央政府按业务划分的单位(级别比局、厅高):外交~。商务~ 。
3.一般机关企业按业务划分的单位:编辑~。门市~。
4.军队(连以上)等的领导机构或其所在地:连~。司令~。
5.指部队:率~突围。
6.统辖;统率:所~。~领。
7.a)用于书籍、影片等:两~字典。一~纪录片。三~电视剧。b)用于机器或车辆:一~机器。两~汽车。
8.姓。
1.写字;记录;书写:~法。大~特~。振笔直~。
2.字体:楷~。隶~。
3.装订成册的著作:一本~。一部~。一套~。丛~。新~。古~。~店。
4.书信:家~。~札。
5.文件:证~。保证~。说明~。挑战~。白皮~。
6.姓。